汉职院教务发〔2013〕 18号
关于举办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比赛的
通 知
各系、部:
为推动我院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提高学院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充分挖掘我院优秀课件成果,推广现代教学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教信息中心[2013]4号)和《关于组织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陕教秘办[2013]1号)文件精神,学院决定举办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内容
(一)多媒体课件
(二)微课程(新增组别)
二、参赛要求
(一)多媒体课件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课件教学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课件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如由此引起知识产权争议,应由作者承担责任。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8人。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
(二)微课程
“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教学环节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教学活动。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展示相对独立的语音或视频式的学习片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录屏、录像和视频短片等。
1.各专业教师均可参赛,内容不限;
2.视频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音画同步,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3.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4.视频须为 .flv 格式,录制时长为8-10分钟,容量不超过10MB;
5.提供相应的作品文字介绍等;
6.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三、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时间:
2013
年
5
月
1
日
——
6
月
3
日
比赛时间:2013年6月上旬(具体比赛方案另行通知)
四、报名
各系部应积极宣传和组织本单位教师参赛,每系部参赛作品应在两个以上,参赛者须将参赛报名表(附件1)及作品提交至所在系部,系部对作品进行初选后在
6
月
3
日前
将材料报送至教务科研处,教务科研处组织人员进行初审后方可参赛。
五、奖励办法
此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具体数量将视参赛总人数决定。并从获奖作品中推选出一定量的作品,提交至“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代表我院参加省上比赛。
六、相关说明
有关“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详细信息,请登录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www.snedu.gov.cn)、优课网(www.uken.cn)、中国教育资源网(www.cern.net.cn)或学院教务科研处网站查询。
附件:1、“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比赛”报名表
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比赛”课件评分标准
教务科研处
2
013
年5
月2
日
附件1:“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比赛”报名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参赛系部
|
|
课件名称
|
|
作者信息
|
姓名
|
职称
|
电话/手机
|
E-mai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件形式
|
|
制作工具
|
|
教学目的
|
|
运行环境
|
|
安装步骤
|
|
重点参评部分
|
|
(评审参考)
|
附件2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多媒体课件大赛”课件评分标准(2013年版)
一级指标(分值)
|
二级指标(分值)
|
三级指标(分值)
|
指 标 说 明
|
|
|
内容(20)
|
科学性规范性(10)
|
科学性(5)
|
教学内容正确,具有时效性、前瞻性;无科学错误、政治性错误;无错误导向(注:出现严重科学错误取消参赛资格)。
|
|
规范性(5)
|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无侵犯著作权行为。
|
|
知识体系(10)
|
知识覆盖(5)
|
在课件标定范围内知识内容范围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
|
|
逻辑结构(5)
|
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
|
|
教学设计(40)
|
教学理念及设计(20)
|
教育理念(10)
|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
|
|
目标设计(5)
|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
|
|
内容设计(5)
|
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
|
教学策略与评价(20)
|
教学交互(5)
|
较好的人机交互,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
|
|
活动设计(5)
|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
资源形式与引用(5)
|
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资源链接,引用的资源形式新颖。
|
|
学习评价(5)
|
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
|
|
技术性(25)
|
运行状况(10)
|
运行环境(5)
|
运行可靠,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尽可能兼容各种运行平台。
|
|
操作情况(5)
|
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
|
|
设计效果(15)
|
软件使用(5)
|
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行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
|
|
设计水平(5)
|
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
|
媒体应用(5)
|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
|
|
艺术性(15)
|
界面设计(7)
|
界面效果(3)
|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
|
|
美工效果(4)
|
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
|
|
媒体效果(8)
|
媒体选择(4)
|
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
|
|
媒体设计(4)
|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
|
|
加分(2)
|
应用效果(1)
|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推广价值。
|
|
现场答辩(1)
|
表述清晰、语言规范、材料充实、重点突出;快速准确回答问题,熟练演示课件。
|
|
微课程组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分值)
|
二级指标(分值)
|
指 标 说 明
|
|
|
作品规范(10)
|
材料完整(4)
|
材料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录制中使用的辅助扩展资料、课件、习题等。
|
|
技术规范(6)
|
视频长度8-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构图合理;主要教学环节配有字幕;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学习者选择停止和继续播放等。
|
|
教学设计(30)
|
选题(4)
|
所选主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以及相对独立性;适合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或扩展所学课程内容。
|
|
教学目标(4)
|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具体,教学思路清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
|
教学内容(7)
|
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
|
学习者(5)
|
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个性差异有相应处理。
|
|
教学策略(10)
|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安排、媒体的选择等适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
|
|
教学实施(25)
|
教学呈现(15)
|
教学导入顺畅,促进学生回忆先前知识经验;新内容的呈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建立态度 。
|
|
教学语言与教态(10)
|
教师仪表得当,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教学机智灵活,能展现良好教学风貌;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生动,表达能力强;态度积极向上,具有较强感染力。
|
|
技术实现(30)
|
操作与传播展示(15)
|
便于教学演示操作,能够通过网络便捷传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易于被学习者在各种技术环境下观看(兼容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
|
教学视频制作(15)
|
选用的制作软件适当,编辑制作准确,符合通常教学和学习环境的使用;格式的播放器兼容性好,主要应用高清、标清标准;文件量适度。
|
|
教学效果(5)
|
应用推广(5)
|
有良好应用效果,受到学习者的普遍欢迎,有较大推广价值。
|
|
加分(5)
|
学员网评(5)
|
作品点击率高、投票较多、学习者评价好;作者与学习者互动良好,讨论有深入。
|
|
说明:加分项目为省级以上比赛时采用,本次院内比赛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