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职业学校对毕业生的定位是套一身蓝工作服的产业工人;现在,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为中高端产业输送技能人才。”6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上,教育部
(微博)
副部长鲁昕直言:职业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鲁昕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职校要及时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提升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她提出,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更要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具体来讲,在教学中一是要规范教学计划,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杜绝课程开设随意性大、使用低水平自编教材等现象。同时适应生源变化、学制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新情况,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足、开齐、开好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充分挖掘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鲁昕透露,明年起,教育部将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撰写质量和发布情况的监管,逐步提高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与可读性。同时,教育部将启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还将委托第三方对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客观评估。(记者吴晓颖)